网站整改中

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喜报|华南所(应急所)3项作品入选2025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科普作品

发布时间: 2025-07-28  来源:科技管理处
字体:

  近期,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3项作品入选2025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科普作品。

  科普化典型案例

  案例名称:“政企研”多方联合,共同守护湾区生物多样性

  完成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案例简介: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围绕国家需求,以从化广州北部生态屏障区为试验地,联合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地方政府部门从化区人民政府,以及地方企业等,创新探索“政企研”共建模式,建设广州市(从化)生物多样性?;な笛槭移教?,以期为从化广州北部生态屏障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高地的定位进一步赋能,助力环“两山”示范区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并建立一条链接公众与管理部门的生物多样性?;す低ㄇ帕?。该实验室发挥各方优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积累了系统的动植物数据,在生态系统监管、评估、修复等方面产出成果,有效支撑管理决策、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与公众宣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

广州市(从化)生物多样性?;な笛槭夷诰?/span>

依托实验室印制《物种宝库,从化绿洲——从化野生动植物图册》

  优秀科普作品(图书)

  作品名称:《无废城市 共筑绿梦:老莞味 新故事》

  主创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东莞市环境科学学会

  作品简介:本书是全国首本城市主题“无废城市”科普读物。以“无废”理念为核心,递进式架构剖析五大类固体废物知识体系。创新引入IP形象“青甲小E”,巧妙融合互动问答、故事演绎、东莞本地文化和趣味互动,配以丰富原创插画与实景照片,生动展现“无废城市”实践成效。作为公益科普材料,本书被广东省博物馆等20余家机构收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短视频、主题活动、文创周边的多维科普网络,在粤港澳大湾区近10个城市推广。同时,本书为社会各界提供了科普载体,有效辅助管理宣教,激发公众“无废城市”参与热情,为“无废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显著环境和社会效益。

  优秀科普作品(海报)

  作品名称:消失的蝴蝶和逐渐变多的蝴蝶

  主创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南方都市报

  作品简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依托生态环境部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ぶ氐闶笛槭移教ǎ肪巢炕匣肪晨蒲а芯克共煌鞘谢荻认潞嘌圆钜旒坝跋煲蜃涌翁庋芯?,在广州自然?;で?、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等区域设置蝴蝶样线20余条,累计观测到蝴蝶200余种。探索将科研成果科普化,联合广州公民科学家们开展广州蝴蝶名录编写工作,形成《广州蝴蝶名录(2024版)》,梳理出广州蝴蝶279种?;诿贾谱鞯目破蘸1?,通过“消失”与“变多”的直观对比,生动展示广州蝴蝶种群动态,帮助公众了解本地蝴蝶家底与变化趋势,识别重点?;の镏?。该海报通过南方都市报线上宣传及线下科普活动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多城发放,覆盖约5000人次,有效提升公众认知,为后续?;すぷ鞯於ɑ ?/p>